
杨福魁(号露禅)出生于河北永年县南关地方的一个农民家庭中。在农闲时,他常在县城西大街的一家杂货店里担任跑腿的差使。有一天,一个恶棍窜进了毗邻的太和堂药店中,欺侮药店老板是外地人,想药材以低廉价格卖给他,见掌柜不从便挥拳向掌柜打去,只见药店掌柜把手一举,那家伙立刻跌到数丈远的店堂外去了。露禅目睹此景,极为惊奇。他领悟到这位药掌柜决非等闲之辈,由此,衷心地钦佩。 是日,露禅竭诚拜访了店掌柜,认真地向他讨教究竟用的是什么功法把恶棍打出数丈远,并表示想拜师学习武艺。露禅幼年时曾学过少林拳,但是没有得到真传。掌柜开始保持沉默,不肯道出真情,但露禅的满腔热诚感动了他。掌柜说:我练的是一种绵拳,叫太极拳。不过 我的功夫尚不到我师父的万分之一。在我的老家河南陈家沟,祖辈就练这种功法。我师父是陈长兴,要学这种拳,可以去陈家沟拜师。露禅闻讯大喜。于是稍作准备,辞别乡亲动身前往河南陈家沟学艺。并最终成了陈长兴大师的入室弟子。他不分寒暑,刻苦磨练。多年后成了一个拳术出众的青年。 河北永年这地方,当时练武的人颇多。多年后,杨露禅携技回到故里。那天,正好是新春佳节。附近村庄的人见露禅回来了都想掂掂他有多大本事。就借庆祝新年为名,暗暗地接近他,趁其不备偷袭他,但都被露禅轻易化过,没有一个人得逞。大家笑着说:“露禅学到真本事了”。 露禅学艺十数年,虽然拳技功架颇具功夫,但对于太极拳理论的精髓所在,还没有完全掌握。于是他曾三赴陈家沟深造。古时候武师在传授武艺时,最后总是保留一手的,陈长兴也不例外,师父也担心如果把东西一股脑儿地传给了露禅,而以后露禅中途变卦改变志向,荒废功夫那怎么办呢?于是决定考验他。 自此 ,露禅每次去晋见师父时,师父或者横躺在床上,假装熟睡,或者是显出一付酒醉饭饱的样子,但露禅依然诚心诚意地追随着,日复一日,师父看到露禅学艺的确诚心。就把陈氏太极拳的精髓,和盘传给了他。又是三年过去了,一天师父对露禅说:“你现在可以出师了。凭你的拳艺,可以说是大江南北少有对手了,可你要记住‘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强中自有强中手。你可要好自为之,切莫辱没了我们太极门风。’后来杨露禅携技独步京都,武林界称为“杨无敌”。

永年的武氏,在京城里担任官职,见同乡人杨露禅功夫超群,为人忠厚,把他推荐给了京城肃王府。王府雇有多名武术教师都是彪形大汉身强力壮,与露禅那瘦单身材无法相比,颇有轻视之意。 在一次宴会上主人对露禅说:“先生不知是精于长拳还是少林拳”。露禅说:“我的拳法既不是长拳也不是形意少林拳,而是绵拳”。又问:“那么你的绵拳能否打人?”露禅是品质醇厚的人,对主人这种轻视傲慢的态度根本不以为然,只是说:“我练的绵拳主要是强身健体用,不是用来打人的,但打起人来要胜于铁拳,除了钢铁外,凡是父母生的、血肉之体都能打。”主人又说:“你是否能同在座的拳师比一下呢?”而在座的拳师,对露禅那付文弱的模样早已不在眼下。也希望通过比武制服他,来确保自己名拳师的地位。 露禅答应了比武,说:“既然是比赛,就不要讲情面,尽管打来,若有个失手伤残的我绝不后悔,但我绝不会伤害到你们。”一个拳气势汹汹的武师首先出手,他挥拳一个‘饿虎下山‘扑来,露禅略一举手,那位教师被打落到几丈远的地方去了,跌得浑身污渍。另一位教师爷看到此情景,立即从席上跳下来,向露禅挑战,结果也落得同样下场,其余就不敢再比了。主人看到此情,诧异万分,吩咐重新摆了酒席,为露禅赔不是,尊为上宾。 杨露禅王府比武一事传开后,许多人都远道前来学习切磋。 当时的仕宦们都把能跟他学太极拳,作为一件时髦的事情。对于每一位武林同行,只要是悉心钻研武艺的,无论哪个门派,他都真心相待,友好相处,他的武功人品都得到大家一直认可。最终成为‘一代宗师。’
